一个多月的mp3听歌经历,竟然让一个15岁的孩子无意中丢掉了“耳朵”。记者昨日走访多家商场的mp3专柜了解到,无论是高端还是低端的mp3,无一品牌标明其最大音量是多少分贝,更无影响听力的提示。
用耳机长时间听音乐,容易造成听觉疲劳,加上耳机接近鼓膜,能将声音信号提高9分贝左右,时间长了会对耳膜造成伤害。
听mp3“丢耳朵”
欲向厂家讨说法
记者昨日采访了解到,5月底的时候,家境不错的他,想着马上就要参加中考,准备冲刺重点高中了,小捷即以时常听听歌可以减轻学习压力的理由,向父母要了800多元钱购买了一款多功能mp3。可小捷和他的父母亲做梦也没有想到,一个多月的mp3听歌经历,竟然让一个15岁的孩子无意中丢掉了“耳朵”。据小捷的母亲张女士讲,自从儿子有了那个小玩意后,除了上课、晚上做作业以及睡觉的时间以外,儿子的耳朵里总是塞着耳机听歌,最多的时侯一天能听10个小时,有好几次可能是由于太疲劳,耳朵塞着耳机就睡着了,等到早上起床感觉耳朵生疼才知道晚上忘了摘耳机。
如此过了一个月,小捷对mp3的新鲜劲还没过,就感觉有耳鸣的现象,开始谁也没有在意,直到小捷有一天哭着对父母说“自己的耳朵听不见声音了”,才引起了张女士和丈夫的重视,随后,赶紧领孩子到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看医生。经检查,医生给出了“感音神经性耳聋”的诊断结果,而且致病的直接原因就是长期听mp3造成的。
事发后,无法接受残酷现实的张女士和丈夫,遂以mp3的商家没有在说明书中明确做出正确消费提示为由向生产厂家讨说法,对此,相关生产厂家表示,市场上销售的mp3产品都是可调节音量的产品,即使是真的会影响听力,也是使用者自己过度用耳造成的,属于使用不当。况且,目前生产mp3尚无国家标准,不会在产品说明中作出会影响听力的相关提示。因为无法接受商家“强词夺理”的辩解,小捷的妈妈张女士昨日向记者表示:她将聘请律师搜集相关证据,准备通过法律渠道为受害的儿子讨还公道。
记者昨日同时在西安几家大型医院的耳鼻喉科了解到,类似的病历目前在医院就诊的不在少数。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的有关专家介绍:与以前中老年人多发突发性耳聋的情况相比,目前40%以上的病人是在校学生,开学之前和放假之初来就诊的尤其集中,大多都是“耳机族”的听力疾患,最广泛的影响物是mp3,有些病人已严重到引发性耳聋。
mp3产品说明书
没有健康提示语
“如果在产品说明中有相关提示性的说明,可能小捷的听力就不会下降得这么快。”小捷的妈妈张女士认为:使用mp3的大多是学生,还缺乏基本的日常生活常识,如果在购买产品的时候,能读到或了解到相关提示,他们是会认真对待的。然而记者昨日走访多家商场的mp3专柜了解到,mp3品种琳琅满目,价格也是从100多元到上千元不等,但无论是高端还是低端的mp3,无一品牌标明其最大音量是多少分贝,更加没有任何听mp3音量大、时间长对听力有影响的提示。
记者在西安几家家电商场内特意仔细阅读了几款mp3产品的说明书,术数据外,没有对mp3如何保护听力的正确使用进行任何的提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