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红三字近来一路“蹿红”,引起社会高度警惕,继在超市被查封、在“肯德基”被驱逐后,苏丹红一直受到各方面的围追堵截。近日,国家质监总局又出台五项措施,严查苏丹红食品及原料。作为一种致癌物质,“流窜”到食品领域自然千夫所指,苏丹红事件再次凸现食品安全问题及人们对健康与生命安全与日俱增的关注。
日常生活中致癌物质很多,远远不只一个苏丹红。烟草中的尼古丁能致癌,高温油炸食品中的丙烯酰胺能致癌,一些熏烤、腌制的食品也可能致癌。此外,还有比这些更厉害的。比如消协曝光过的毒大米、毒粉丝、地沟油,用工业用盐卤制食品、制作罐头,以及用激素喂养甲鱼、鳝鱼等,都可能致癌。但是人们尚未像对付苏丹红那样抵制这些致癌食品,其原因除了缺乏相应的常识和信息外,恐怕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防不胜防。
食品安全是百姓生活中一个性命攸关的大问题,今年两会上的提案、议案多有涉及,及早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任务之一。苏丹红在短短的时间内遭到全面封杀,表明了我国消费者安全意识有了明显提升,也表明政府有关部门的工作效率。然而,我们的动作毕竟还是慢了一拍,苏丹红首先是被国外发现后,才引起我们的注意,这暴露出我们在食品检测方面的迟缓和不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还将有更多的国外品牌涌入我国,还会有许多无良厂商企图浑水摸鱼,在食品安全、消费安全方面,我们将长时间地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据悉,北京将率先为“食品安全”立法。在这部名为《北京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草案)》的法规中,含有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与管理、食品安全制度体系构建、政府监督管理、标准与检测和法律责任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从地头到餐桌实行全方位监管,这将是确保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我国第一部卫生法规《食品卫生法》,历经十多年才逐步健全起来,希望北京这部食品安全法规能尽快得以健全,尽快发挥作用,让百姓的餐桌安全可靠,让大家在吃的时候不再提心吊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