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刚过,本以为天气会慢慢转暖,谁知这几天一直都有风,比前些日子更冷。在传统的农历中,从冬至这天开始数九,民间还流行着“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堤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现在还真是“不出手”的时候啊!上次采访时听董老师说要去亳州进药材,估计该回来了吧!记者按约定时间再次到同华堂采访。
只知道中药材有假的,还不知道假得这么厉害,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啊!
●亳州精选药材
据董老师讲,同华堂每月都要到亳州市场上进药材。亳州是我国东西部、南北方中药材贸易的枢纽和集散地,是我国最大的中药材市场,中药材日上市量6000吨,上市品种2600余种。每次也都是由董老师带领年轻的中药师去市场上选购,毕竟董老师是个有45年重要炮制经验的老药师。
每次采购一般都是傍晚出发,驱车数百公里,子夜时分到达亳州,稍作休息,即赶往中药材交易市场。这是个6时至9时的早市。市场上的药材鱼龙混杂、乱花迷眼,为选准、选好药材,董大夫一行在那儿呆了4天,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对目标药材验明正身。不仅遍寻市场,甚至还跑到商户家中“淘宝”,千挑万选最终也只采购了六七百公斤的纯正中药材。
之所以中药材采购这么谨慎,是因为不法商贩的造假手段实在是五花八门,让你防不胜防。
●造假手段奇多
淀粉做的虫草,猪皮熬制的阿胶、燕窝,土豆冒充的天麻,葡萄皮染色冒充的山茱萸,红薯做的何首乌,苹果枝做成的甘草,等等。这种假药不仅不能治病,还会对病人身体造成很大的毒副作用。
有的不法商贩为了牟求暴利,对中药材掺假增重。如虫草掺铅粉或插竹签、铅丝;红花掺红砖粉;全蝎掺盐、泥土;海马、全蝎体内灌注石灰水或砂土;土鳖虫、穿山甲掺明矾、硫酸镁;海金沙掺细沙;龙眼肉掺红糖;通草、鸡内金用矾水、盐水浸泡;用糖浆将金银花、红花、菊花等喷湿。还有的为了给药材美容,用硫黄熏、双氧水泡等。
把水蛭、穿山甲等药材放进含有硫酸镁的水里浸泡后切片,1公斤能变成3公斤。这样的饮片,不仅药性不够,而且硫酸镁是泻药,会让病人拉肚子。董大夫就曾接诊过一位因为服用了硫酸镁浸泡过的中药而腹泻不止的老年患者。
也确实有不少的医疗机构愿意购买“加工”后的劣质中药——只有几毛钱成本的伪劣中药饮片,进入药店、医院、诊所后便以百倍的价格卖给了患者。这类中药虽然价格便宜,但还是得不偿失,关键是会对病人身体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
●医好药更好
同华堂自开店第一天起就打造“清白做人,地道经营”的理念。把好中药质量关,所有饮片均挑亳州市场上最好的,有野生的进野生,无野生的进原产地的,有些饮片的进货价要比其他店贵十几倍,这也是为何有些药材比其他店贵的原因。
董大夫说,传统医学讲究理法方药,最终落脚点在药。暴利可怕,更可怕的是对患者用药安全形成的巨大威胁。
●药材不同效果也不同
董大夫的讲述让人听得脊梁骨冒凉气。后来,同华堂的董事长郭建华也加入了我们的交谈。作为市政协委员、洛阳中药现代科技产业协会副会长,他对中医中药的现状感触颇深:
中药是我国所特有的资源。古代医家学者经过长期使用、观察和比较,发现即便是分布较广的药材,由于自然条件不同,质量优劣也不一样,并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如:川贝、亳芍、怀山药等,从药材的名字也可以看出这一类药材属于哪个地区产的道地药材。
好不好看大夫,灵不灵看药店。中药的疗效,是由药材产地、采收季节、炮制方式、存放环境、熬煎时间等多个环节来决定的。同样的病人,同样的医生,同样的处方,因为药材不同,效果也会不同。中药材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与西药相比,中药的优势在于绿色健康,毒副作用小,但劣药、假药泛滥,对使用者贻害无穷,还将危及国粹中医药的公信力和长久生命力。